在热电行业中,玻璃钢冷却塔是保障机组高效、稳定运行的核心冷却设备,主要用于蒸汽冷凝、循环水降温等关键工艺环节,适配热电生产 “高负荷、连续运行、抗腐蚀” 的需求。其具体应用工段及作用原理如下:
一、核心应用工段:汽轮机凝汽器冷却工段(最关键场景)
热电行业的核心流程是 “燃料燃烧→锅炉产蒸汽→汽轮机做功发电→蒸汽冷凝回收”,其中汽轮机排出的乏汽需快速冷凝为水(循环水)并回收至锅炉,而玻璃钢冷却塔的核心作用就是为 “冷凝循环水” 降温,具体流程如下:
乏汽冷凝需求:汽轮机做功后,高温高压蒸汽会变为乏汽(温度约 40~50℃、压力接近真空),需进入 “凝汽器” 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 —— 循环水吸收乏汽热量后,将其冷凝为液态水(凝结水),凝结水再经除氧、加热后送回锅炉循环使用(避免水资源浪费)。
循环水降温需求:吸收乏汽热量的循环水,水温会升高至 35~45℃(称为 “热水”),若直接送回凝汽器,会导致冷凝效率急剧下降(凝汽器真空度降低),进而使汽轮机发电效率下降、能耗上升。因此,必须通过玻璃钢冷却塔将热水降温至 25~30℃(接近环境湿球温度,称为 “冷水”),再重新送入凝汽器完成循环。
玻璃钢适配性:热电行业的循环水虽经软化处理,但仍可能含微量盐分、缓蚀剂(如联氨),且长期处于循环状态易滋生微生物,传统碳钢冷却塔易生锈、腐蚀泄漏,而玻璃钢的耐腐蚀性可避免循环水被金属锈蚀污染,保障凝结水水质(锅炉对水质要求极高,锈蚀杂质会导致锅炉结垢、爆管)。
二、重要应用工段:辅助设备冷却工段
除核心的凝汽器循环水冷却外,热电行业的各类辅助设备运行时也会产生热量,需玻璃钢冷却塔进行降温,保障设备安全稳定:
1. 发电机冷却系统
冷却需求:发电机运行时(尤其是汽轮发电机),定子、转子会因电磁感应产生大量热量,若温度过高(超过 100℃)会导致绝缘层老化、短路,需通过 “冷却水” 带走热量(部分发电机采用 “水 - 氢 - 氢” 冷却方式,其中冷却水需循环降温)。
冷却塔作用:吸收发电机热量的冷却水(水温约 38~42℃),需送入玻璃钢冷却塔降温至 28~32℃,再回流至发电机冷却系统,维持发电机绝缘性能和运行寿命。
2. 锅炉辅助设备冷却
典型设备:锅炉给水泵、送风机、引风机等大功率设备,运行时轴承、电机绕组会发热,需 “润滑油冷却” 或 “电机冷却水冷却”。
冷却塔作用:为这些设备的冷却系统(如润滑油冷却器、电机水冷套)提供低温循环水,避免设备因过热导致轴承磨损、电机烧毁,保障锅炉稳定供汽(锅炉停机会直接导致热电停产)。
3. 脱硫脱硝系统冷却
冷却需求:热电行业需配套脱硫脱硝设备(如石灰石 - 石膏法脱硫、SCR 脱硝),部分工艺环节(如脱硫塔循环浆液冷却、脱硝反应器降温)需控制温度 —— 例如,脱硫循环浆液若温度过高(超过 55℃),会降低脱硫效率(吸收二氧化硫能力下降),且易导致浆液中石膏结晶异常。
冷却塔作用:通过玻璃钢冷却塔为脱硫脱硝系统的循环冷却水分温,维持工艺温度稳定,保障环保指标(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)达标。
三、特殊应用工段:余热利用配套冷却
部分热电企业会开展 “余热利用” 项目(如余热发电、余热供暖),若余热利用系统产生多余热量(或供暖淡季余热无法完全消纳),需玻璃钢冷却塔进行辅助冷却:
例如:热电联产项目中,冬季通过余热供暖(热水直接供居民或工业用户),夏季供暖需求减少,多余的余热热水需通过玻璃钢冷却塔降温后回流至余热换热器,避免余热系统超温损坏,同时保障主发电系统不受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