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热系统的核心逻辑是 “热量输送与交换”,但部分关键设备(如热源机组、换热站循环系统)在运行中会产生多余热量,若不及时冷却会导致设备效率下降、故障风险升高,玻璃钢冷却塔正是针对这些工段的散热需求设计应用:
1. 热源厂(站)设备冷却工段
热源厂是供热系统的 “能量核心”,其核心设备(如热泵机组、燃气 / 燃煤锅炉辅助系统、余热回收装置)运行时需依赖循环水带走多余热量,玻璃钢冷却塔主要用于以下场景:
热泵机组冷却:无论是地源热泵、空气源热泵(大型商用),还是工业余热热泵,其冷凝器在制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(热泵原理:吸收低位热量并 “搬运” 到高位,冷凝器需散热以维持温差)。循环水流经冷凝器吸收热量后,需通过玻璃钢冷却塔降温(通常将水温从 35-40℃降至 25-30℃),再回流至冷凝器循环使用,保障热泵制热效率稳定(若水温过高,热泵 COP 值会显著下降)。
锅炉辅助系统冷却:燃煤 / 燃气锅炉的 “引风机、鼓风机” 等辅助设备,其电机、轴承在高速运转中会产生热量;部分锅炉的 “连续排污扩容器”(处理锅炉排污水)也会释放余热。这些热量需通过 “设备冷却水系统” 带走,玻璃钢冷却塔可对该系统的循环水进行降温,避免辅助设备因过热停机。
余热回收装置冷却:部分供热厂会配套 “余热回收系统”(如利用烟气余热预热补水),若余热回收设备(如板式换热器)的 “冷侧循环水” 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,需通过冷却塔降温,确保余热回收效率不衰减。
2. 换热站循环水冷却工段
换热站是供热系统的 “热量分配枢纽”,负责将热源厂输送的 “一次网高温水”(通常 110-130℃)与用户端的 “二次网低温水”(通常 40-60℃)进行热量交换。在此过程中,部分场景需玻璃钢冷却塔参与:
一次网循环水冷却(特殊工况):若供热系统需 “动态调节供热量”(如过渡季节或用户负荷骤降),一次网循环水温度可能高于设备允许范围(如锅炉或管网耐受温度),需通过玻璃钢冷却塔对一次网回水进行 “辅助降温”,避免管网超温、设备承压过高。
换热站辅助设备冷却:换热站的 “循环水泵、补水泵” 电机,以及 “水质处理设备”(如软化水装置、过滤器)运行时产生的热量,需通过冷却水系统散热,玻璃钢冷却塔可对该系统的循环水进行高效降温,保障辅助设备连续运行。
3. 区域供热管网 “应急冷却” 工段
对于大型区域供热管网(如城市集中供热),若出现 “管网泄漏、阀门故障” 导致循环水流量骤减,或 “热源厂短期超供” 导致管网水温异常升高,玻璃钢冷却塔可作为 “应急散热设备”,临时接入管网回水端,快速降低循环水温度,避免管网因超温发生变形、破裂等安全事故。